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敦刻尔克》重新定义“战争电影”(转贴)

诺兰的《敦刻尔克》既没有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也没有血肉横飞的暴力美学,几乎抽空了“战争电影”所赖以支撑的价值体系:“幸存”(survive)才是《敦刻尔克》真正的主题。《敦刻尔克》不再满足于讲一个引人入胜的“他人”的故事,而是要让观众全身心投入与剧中人物一起体验敦刻尔克撤退时的内心感受。《敦刻尔克》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但它遵循了商业电影的伦理诉求——“希望”。给影片中的幸存者,也是给观众以“希望”。
! }% Z. p0 k) u/ y3 X: [, ]5 o
% ^  F' W" K: a2 o" ]- I' O; P   “战争电影”再一次被诺兰的《敦刻尔克》重新定义了。正如众多影评所发现的,诺兰几乎违背了“战争电影”的所有成规和经典范式。
7 Z, q$ H3 c. N8 H6 \5 z8 |) Y( n0 H- D- T
         这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为题材的电影,既没有气势恢宏的战斗场面,也没有血肉横飞的暴力美学,甚至连“拯救大兵”式的牺牲与正义也谈不上。片中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主人公,主要角色中有竭力逃脱死亡阴影的年轻士兵,有先自救进而参与救援的民用船主,还有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片中人物也比较单薄,没有任何他们的个人信息,比如他们的家庭、爱好等等,以至于很多观众记不住他们的面孔和名字。他们的敌人德国纳粹自始至终没有展现,有的只是空中不时的轰炸、海中的鱼雷、不知来自何处的子弹以及高空盘旋的战机。如果没有字幕对相关背景的交待,我们甚至都无法与作为真实发生的敦刻尔克历史联系起来。这种对历史的主动疏离、对暴力的主动回避、对英雄主义的刻意虚化,使得诺兰的《敦刻尔克》几乎抽空了“战争电影”赖以支撑的价值体系:和平正义、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牺牲精神、团结互助……2 I% m6 i7 u( R8 p2 P' H+ Y4 }

2 r1 ]/ w9 z0 G& W# q# }( N  正如诺兰所说,“幸存”(survive)才是《敦刻尔克》真正的主题。何为“幸存”?幸存即是“在某个有危险的事变之后仍然存在或生存”。“幸存者”首先是这一危险事变中的弱势一方,他们无力抗衡强敌,甚至都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正如《敦刻尔克》电影中时不时冒出的一梭子子弹、时不时就俯冲而下的敌人战机一样,撤退中的联军士兵除了逃跑、俯卧、抱头下蹲之外,几乎无能为力。这种“生死由命,福贵在天”的绝望感,正是“幸存者”对命运不可知、不可控的真实写照。因此,即使是电影想要着力刻画“幸存”,但诺兰的策略也不是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来凸显“经过奋力抗争之后,幸存者精神和人格的伟大崇高”,相反,诺兰所做的,不仅仅是让强敌退居幕后(只以射出来的子弹来代替),用逃避来替代反抗,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电影中几乎抽空了“真实的历史场景”:空无一人的街区以废墟的方式存在,士兵身处其中成为“射击游戏”中的移动标靶;蜿蜒漫长的海滩以裸露的方式存在,士兵们除了等待登船之外几乎无事可做;浩瀚无垠的大海则更是显现出不稳定、随时可能埋没一切的方式存在,士兵们所能做的只有碰到危机时刻抱紧船舷或跳海逃亡。这种对死亡威胁对象的抽象化处理,使得诺兰的《敦刻尔克》由一部可以拍成纪实性的战争历史题材影片而一跃成为杂糅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元素的先锋电影。其所欲阐释的“幸存”,也不再只是二战中英法联军士兵的“幸存”,而是可以与新世纪以来的当代观众形成强烈精神共鸣的“幸存”。
9 u6 r/ M$ ^* S: E' ]
% z: p3 P* N; x9 z4 y. A0 m( v, ]+ s  代入与沉浸$ i( h/ @. `8 L6 y$ W
0 r" I1 Q" W  m+ d
  诺兰的《敦刻尔克》又不是满足个人趣味、追求个人风格的艺术电影。虽然诺兰有意强化了“幸存”主题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因素,但他仍然希望能够调动他所能够调动的电影叙事手段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e! |( ?6 |" @  s! d

9 e  p, O8 a% r; _6 w" [6 s  《敦刻尔克》不再满足于讲一个引人入胜的“他人”故事,而是要让观众全身心投入与剧中人物一起体验敦刻尔克撤退时的内心感受。观影时强烈的代入感不是《敦刻尔克》所独有,但大量运用主观视角却是该片比较突出的特点。片中海、陆、空三个空间密集的主观视角使观众恍惚在剧中。开场镜头随汤米躲开德军的子弹在法军帮助下从街角转到海滩时,自此转换为汤米的视点。空中模拟飞行员视角的镜头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据说诺兰这次是做减法,极简主义拍摄,追求真实拍摄,拒绝CG技术。但不得不说他在视点真实感的追求上确实是不遗余力的。与视点相对应的,还有景别。与一般战争题材影片中经常出现的大场面不同,《敦刻尔克》大量使用中近景甚至特写,大场景却不太多,而且大场景也多是剧中人物所看到的。观众对片中节奏强烈的配乐印象深刻,也是该片引发争议较多的,音乐几乎从头贯穿到尾,节奏密集,似乎永不停歇,从效果上看,音乐在营造情绪,强化观众现场感上起到了难以忽视的作用。" `: _1 t; R5 w) K$ J6 h+ v

+ i0 E% y2 B! F% H* W; U  诺兰希望观众能“沉浸其中”,“欲罢不能”。为此,他学习默片,压缩台词,调动起观众视觉听觉多种感官。强烈的代入感和现场感确实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但诺兰对敦刻尔克撤退这一历史事件的想象限制了影片对人性探索的深度,似乎人在这种境况下只剩下了活着回家的念想。影片的色彩阴冷,光线黯淡,所营造的始终是让人焦虑、恐慌的情绪,这种情绪不是欢愉快乐的,而是处处碰壁、跌到低谷的绝望痛苦。所以片尾当观众随着防波堤上指挥官的视线看到无数小船出现在眼前,战士们欢呼一片的时候,压抑的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如释重负。对独特观影体验的强烈追求带来的是与观众“战争大片”的预期相差甚远,也让熟悉诺兰电影招牌的观众出乎意料。
" H- L5 ^- k% \6 k) s
7 t. c. |8 W% @7 d) g! w" U' r  “希望”的悬念3 p) f' A* V8 }+ w5 f- U* Y5 Y7 u, l

  d% m0 m/ }( B1 r, l$ }: J, _  在当代导演中,既熟悉主流观众的观影心理又擅长掌控观众的,诺兰毫无疑问是为数不多的其中一个。电影上映前,诺兰在接受采访时就曾反复强调,《敦刻尔克》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战争片,而更像是一部悬疑惊悚片。但是,《敦刻尔克》正式上映之后,观众却发现,电影叙事既不烧脑,也不悬疑,似乎不像诺兰的风格。那么,如何理解诺兰所说的“悬疑惊悚”?是他在故弄私虚,还是另有所指?
. d2 q, u! P* `5 M7 v5 y% y
/ m* W" W' @- Z# n' w2 p3 b  根据真人真事和真实历史改编或创作的电影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在于,如何评述一个尽人皆知已毫无秘密可言的故事?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二战中一次著名的军事行动,英军在一个星期左右时间里,救出了33.5万人,这是史实。一部没看就知道结局的电影,在哪里设置悬念?设置一个怎样的悬念?8 U* w0 K" l% [; `
1 w8 H' S" e9 \- Y" x( K: n
  诺兰的选择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这一“已无悬念”的真实历史场景中,突出和强化普通士兵个体的命运、个人的情感,并唤起观众对这些普通个体的生命关怀和命运关注。以撤退大军中一个年轻士兵和他的两个朋友为代表,用他们的生死牵动观众的内心。悬念之所以牵动观众的心,首先是观众对悬念事关人物的心理认同,对自己喜爱或同情的人物我们才会关心他的生死。在《敦刻尔克》的悬念生发机制中,这几位年轻士兵就像我们的家人、邻居和朋友,我们对年轻生命的珍惜足以触发全片悬念的开关。尽管我们都知道了故事的结局,我们仍然关心他们的命运。
+ n' \( f- ^' X* W1 y5 f: D+ r0 \( j6 \; p) W$ ^! m9 m- B' z
  那么,如何让这一悬念维持整部电影?与好莱坞主流商业电影叙事不同,这部影片不再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一路线来组织事件,而是开头就进入了危机的解决过程,全片107分钟一直到最后几分钟危机解除,故事也随之结束。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之所以为人津津乐道,与“一分钟”的危机解决时间有很大关系。《敦刻尔克》则是开场就进入了危机,要维持107分钟的叙事需要一种强大的动力。6 S, y6 V% f9 w% {6 h2 v& u& F

. w9 w/ e+ }: o. k4 ^# X  一方面,最重要的,当然是“幸存者”士兵自己。诺兰预设了一位普通的士兵汤米作为主人公,将他置于完全超出他个人所能了解和掌控敦刻尔克大撤退的“战役”的场景之中。他不仅不是能够运筹帷幄的军中领袖;他甚至脱离了自己所属的部队成为一名“散兵游勇”。这一状态,使得汤米的命运变得更加不可捉摸:他的命运无疑是整个英法联军的缩影,但同时他又因此成为一个“自由人”,因此汤米才能在海滩上“四处游荡”,才能设法通过伪装蒙混登船,才能在成为数百万撤退部队的一名“旁观者”——通过他的眼睛,实现对整个军团从总司令到普通士兵的整体呈现。
1 W0 y- B1 Q2 j) n3 Q. S4 u6 Y# j- r* O) |  {" O7 X: K4 Y
  另一方面,如果“幸存者”完全孤立无援,那也就真的变成存在主义和荒诞派戏剧了。《敦刻尔克》最终还是遵循了商业电影的伦理诉求——“希望”。《敦刻尔克》采取了三线并置的平行叙事的手法,从海陆空三方面展现了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全景”。但这一“全景”式的平行叙事手法,恰恰成为超越“幸存者”汤米这一单一叙事的重要机制。如果说以汤米为代表的普通士兵这一条线索是“能否幸存的悬念”的话,那么,法国民船和英军战机这两条线则展开的是“能否营救的悬念”和“能否战胜的悬念”。而正是后两条线,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给人以“希望”。民船的救援代表的是民心所向,是给整个敦刻尔克大撤退建立起了情感认同的基础。这条线索的叙事也经历了从船长与士兵之间从陌生到熟悉,到最终“站在同一条船上”并肩作战的过程。战机空战更是电影中唯一“正面迎战”的场景。战机在明知汽油不足以返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与敌机周旋;在油尽滑翔的状态下最终消灭敌机,赢得了地面上从将领到士兵们的欢呼雀跃——这是整部电影唯一一次令人振奋的场景,也最终给整部非常沉闷、濒临绝望的电影涂抹上一丝亮色。飞行员滑翔着陆之后,冷静地烧毁了战机,微笑着被俘,成为战争题材电影英雄主义的呈现。
) _2 ?( \: N2 D7 V$ H1 y' a! t) O/ W  l# s9 C9 Q
  由此看来,电影中三线并行的叙事便不仅仅具有全景呈现、情节补充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调节“幸存”的压抑,给影片中的幸存者,也是给观众以“希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此片几个版本对照看更有意思。
333333

TOP

幸存、希望......,没看出来。
达达尼央

TOP

的确,对照看很有意思。
达瓦里希

TOP

谢谢楼主分享!

TOP

返回列表
每日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