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转帖]东欧反法西斯战争电影述论

本帖最後由 陈宏 於 2012-5-22 15:46 編輯
/ K7 O+ i4 w: M6 s+ d- J6 l1 s8 J& L  U& p& E/ g
东欧反法西斯战争电影述论
7 y$ }/ a) {* ^8 F7 A(本文发表于《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4 m/ M: p5 |: O! W+ E" x  f
王宝民
7 w3 O) f( b2 L$ M; a2 k1939年3月,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4月,意大利侵占阿尔巴尼亚(后于1942年被德国占领);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从这时起,东欧各国便先后遭到法西斯军队的荼毒和占领,特别是这里众多犹太人的不幸遭遇,给这场战争涂上了一层凝重而悲哀的底色。而抵抗也同时发生,这种抵抗不同于一般的反侵略,其中蕴涵着亡国灭种的深仇大恨和对自由、独立、正义和人道的深刻诉求。东欧各民族/国家普遍弱小、并且历史上备受大国侵占之苦,但他们仿佛具有与生俱来的反抗压迫、渴望自由、“宁死不屈”[1]的性格。同时,他们的弱小,从某种意义上,也便于取得一个切近的角度,使其能够从国家、民族和个体的生死攸关的体验出发,对那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战争和劫难做出属于东欧人自己的见证和控诉,对法西斯、强权以及人类基本的道德底线等问题,做出比较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这一切,对战后至今的东欧电影来说,是一个长久不衰的命题。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远远超越了对这场战争本身的叙述,而进入到人类学/文献学意义上的“反法西斯”影像表述。
, T0 ?9 _% V5 L" ?一、燃烧的影像:为民族独立和自由而战) ^+ a5 q3 h. e8 [7 K
由于合法政府几乎完全和敌人合作或者流亡国外,东欧弱小国家的抵抗运动大多以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方式进行。这给社会主义时期的东欧抵抗电影提供了非常活跃的叙事素材和影像格调:山区里神出鬼没的游击队、街道上传递暗号的地下组织成员、夜幕掩盖下的偷袭和战斗、戒备森严中的炸桥行动……充斥银幕的,到处是燃烧的怒火、激烈的枪战、危险重重的秘密集会、监狱里不屈的斗争、更有“代表人民”处决内奸的枪声。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种你死我活的斗争甚至在亲兄弟间发生,而通敌者往往得到应有的下场[2]。为民族独立和自由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大无畏的牺牲气概、勇敢机智的斗争策略,是这类电影永恒的主题。而东欧各国独特的地理、历史和民族文化,又为各自的电影叙事时空和影像风格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可能。
6 U0 s9 u: _* ~6 k以《宁死不屈》(1967)、《海岸风雷》(1968)、《地下游击队》(1969)、《第八个是铜像》(1973)等为代表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共同构筑了这个“山鹰之国”在二战时期先后抵抗意大利、德国法西斯的战争叙事。由于特殊的亲密关系,在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电影几乎被同步引进中国,并在译制方面成为典范。在长期的放映之后,这些电影,连同其他东欧国家的电影,在那个时代占据了中国人几乎全部的影像记忆。人们对影片里优美动听的歌曲耳熟能详;对异国情调的女主人公(米拉等)记忆犹新;游击队组织成员集会或见面时的招呼语:“打倒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成为观影伙伴经久不衰的流行口头禅。若干年后的今天,西方世界对阿尔巴尼亚电影仍所知甚少,在各种电影史上,很难见到哪怕只言片语的记述(由于该国的自我孤立政策,也由于西方的意识形态偏见),但在遥远的中国,却留存了大量的阿尔巴尼亚电影印记,这在世界电影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同期引进中国的电影还有:《初春》、《战斗的早晨》、《伏击战》、《脚印》、《山鹰之歌》、《战斗的道路》等。
  O5 c9 A0 u: H+ t) J这些电影大都是有关二战的游击故事,其叙事方式和影像风格有着和欧洲传统非常疏离、但却胸有成竹的自信和自足:往往采取闪回或倒叙的方式,完成一个英雄人物内心的成长历程——其中尤以《第八个是铜像》最为突出,影片以一尊雕像为开端,在“教师、卢斯丹、阿里夫、雕塑家、捷马尔、阿尔玛、全体”护送这尊雕像上山的路程中,通过各自不同的视角,回忆了英雄易卜拉欣战斗的一生。由于其叙事方式不为国人所熟悉,赢得了“莫名其妙”的“口碑”。这种时空跳跃手法的大量运用,表面上是指向过去,但实质是指向未来,指向阿尔巴尼亚获得解放和自由的日子,为了这个日子,英雄们抛弃往昔舒适的生活,走进深山,加入游击队;而当牺牲到来时,他们的眼睛里常闪烁着憧憬的、动人的光芒。此外,这些电影的影像风格粗犷、动荡,具有震撼心魄的动人素质——尤以《宁死不屈》最为显著,影片以两个女游击队员被捕入狱、经受了法西斯严刑拷打、宁死不屈的故事,表达了这个弱小国家对自由和独立的执着。其中,女主人公米拉从黑暗的监狱走上露台的段落,采用大幅度的曝光过度处理,产生了非常动人的影像效果。手持摄影和大光比的大量运用,透露出这些影像内在的激情和诗意。这诗意同时也源于这个山地国家独特的地理空间,它赋予主人公们的行动一种迷宫般的神秘感,以及浓郁的异国情调。+ J: U0 `! q) H0 n9 ?
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1972)、《桥》(1977)、《26个画面的占领》(1978)等为代表的南斯拉夫二战题材电影,格调轻松,叙事明快,充满乐观的必胜信念,是同期引进中国的东欧电影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瓦尔特”作为南斯拉夫游击队的典型形象深入人心,他往往在扑朔迷离、纷繁复杂的局面中神奇出现,力挽狂澜,将愚蠢的德国法西斯搞的晕头转向。南斯拉夫二战电影代表了东欧国家中最为欢闹的影像风格,在其中,敌人往往表现出令人惊讶的“优雅”和“风趣”(例如《桥》中的“猫头鹰”),而这种“风度”又必然在“瓦尔特们”机智、巧妙、不露生色的斗争中土崩瓦解,令人拍案叫绝。南斯拉夫电影具有流畅的好莱坞叙事风范,情节跌宕,扣人心弦,关键时刻,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纷纷登场,令观众紧张刺激;音乐的运用也非常优秀,《桥》中的主题歌《啊!朋友再见》更是让出生于七十年代的国人久久难忘;而在另一些电影中,又具有东欧民族深刻的反省意识,这在后文还将谈到。
3 s1 j1 B: L' v5 G5 u此外,南斯拉夫直接表现二战的电影还有:《内雷特瓦河战役》(生动刻画了南斯拉夫反法西斯英雄铁托的形象)、《黎明前到达》、《继续前进》、《苏捷斯卡战役》、《跟踪》、《南方铁路之战》、《大与小》、《67天》、《他俩》、《夜袭机场》等。这些电影丰富多样的空间设置和南斯拉夫复杂的地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地名赋予影片一种“家乡”般的亲切感;地图或方位的详细解说,又给这些惊险刺激的战斗故事增加了克服空间阻碍的特殊悬念。和阿尔巴尼亚电影里黑夜或阴郁的气氛不同,南斯拉夫电影经常是阳光明媚、视野开阔,表达出这个国家的人民乐观、必胜的精神特质。1 v& `$ n+ s; w; {2 p! |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三国在二战初期作为轴心国的仆从参加了法西斯阵营;但战争后期,罗马尼亚共产党人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政权,转而加入了反法西斯阵营;保加利亚则摇摆不定,直到德国法西斯被打倒,共产党人掌握了政权;匈牙利先是加入轴心国阵营,后被德国占领,1945年在苏联红军帮助下解放。这三个国家虽然有此臣服的历史,但在各国共产党领导下或秘密或公开的反抗造就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传奇。战后,他们根据这些事迹拍摄了大量反法西斯电影。5 B6 q* Z4 t4 }+ d, E
罗马尼亚的《我们,战斗在第一线的战士》(1986)描写了二战时期战斗在第一线的普通官兵形象,节奏紧凑,场面激烈,表现了罗马尼亚人民不畏强暴、抗击法西斯的民族精神;《侦察英雄》再现了报效祖国的侦察英雄们大无畏的气概;《橡树,十万火急》是为纪念1944年罗马尼亚人民反对法西斯独裁政权而举行的“八•二三”武装起义三十周年而拍摄的,片名系“八•二三”武装起义的行动口令;《多瑙河之波》表现了游击队员化装成水手,动员运送德国军火的船长投奔游击队的惊险故事。; r6 l  v# _+ Z( L9 Y
保加利亚影片《警钟》通过二战期间某家庭长子和次子分别加入游击队和反动军队,父亲不问政治,最终在次子被游击队消灭后,选择了正确道路的故事,反映了当时尖锐的阶级冲突甚至超越了血缘的羁绊。这个电影典型地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仆从国的普通人艰难而矛盾的生存境遇。
4 g' R$ H% f: }% Q4 a# D, i匈牙利影片《信任》(1979)讲述了一则二战时期发生在那里的“永不消失的电波”的故事。
$ @$ e3 t0 M* q* V这些在文革中、或文革后引进中国的东欧影片,极大地填补了国人的影像空白,其游击故事和国内的抗战影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在叙事、影像、音乐乃至演员的表演上,则给中国人留下了久久难忘的异国情调印象。  |9 [; i: f& w( ^* p) U5 h
二、人性的悲歌:对纳粹大屠杀的控诉. ]0 }& v4 X+ v  `, a$ q9 U. V% p
“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阿多诺说道[3] 。但记忆仍然是必要的。二战时期,希特勒的军队在欧洲境内共屠杀了5,978,000犹太人,占欧洲犹太人总数的72% [4]。直接或间接反映纳粹对犹太人迫害、驱逐、屠杀的影片在战后数不胜数。" m: I3 i$ ~0 z  }1 T, B* b9 t
在波兰,意第绪语[5]影片中的多数是关于这段历史的。例如纪录片《卢邦:我心中的记忆》(2002),通过对一个已经不存在的犹太人小镇幸存居民的采访和资料照片,呈现了战前这里的宗教传统和社区生活。这个小镇里的犹太人居民几乎全部被灭绝。《依弗的夏天》(2001)讲述了一个美国女舞蹈家Tamar Rogoff对这个小镇的艺术生活的回忆。这类纪录片具有崇高的人类学价值,解剖了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惨绝人寰的“浩劫”(The Holocaust),为后人提供了文献性的历史资料。对犹太人采取的种族灭绝行动,是希特勒战争计划中重要的一部分,而波兰首当其冲[6]。
% D, q) J* d; O5 W波兰的剧情片导演们,在战后以来,也一直强烈地关注着这个题材,并在各种层面进行表述。作为受迫害最严重的国家,波兰的电影人抓住了这场战争最灭绝人性的一面,不遗余力地用影像表达着深痛的控诉和反思,涉及范围之广,表述之深,乃战后欧洲各国所不及。8 _* X$ [5 J$ x8 Y' s' w
女导演万达•雅库波夫斯卡的《最后阶段》(1948)讲述了奥斯威辛死亡营里俘虏们所受酷刑与英雄斗争的纪录。这部具有罕见的质朴和高尚风格的作品,远远超越见证的范围,成为战后最成功的影片之一。卡瓦莱罗维奇在《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中描述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影片主人公是一位建筑师,因战争期间曾经在集中营里受过磨难,心理变态,精神恍惚,最后自杀。安德列•瓦伊达在《大战后的景象》(1970)中讲述了两个大屠杀幸存者凄美而宿命的爱情故事。影片将“一种个人的破碎的梦与从荒谬的角度描写当代历史相结合” [7],在波兰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安德列•蒙克的《女旅客》(1961-1963)描写了一个梦魇般的集中营世界,以双重叙事结构对迫害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心理关系做了深度探讨。5 h1 h! r7 J& K9 I* M
捷克新浪潮的代表作《大街上的商店》(1965,杨•卡达尔导演)讲述了一个犹太店主和她的纳粹保护人之间可笑而动人的关系。这部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电影意在唤起欧洲人关于形成和巩固政治迫害应负的责任感。杨•尼米克(被称为捷克新浪潮中的“可怕的孩子”)的处女作《夜晚的钻石》(1964)讲述了两个孩子逃离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故事,虽是个残酷的现实故事,但在他手中却变成了贯穿两个男孩的主观经验的惊心旅程,通过一系列的幻想和梦魇来唤醒他们心中的绝望和痛楚。吉瑞•威斯的《罗米欧、朱丽叶和黑暗》(1960)通过一个雅力安少年在他家的阁楼里藏起一个犹太女孩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仁慈、爱心、怀疑和悲剧感。
/ b+ R- b9 u1 d此外,很多影片也对普通人反抗纳粹的迫害做出了令人动容的叙述。安德列•瓦伊达在《下水道》(1957)和《灰烬与钻石》(1961)、《参孙》(1961)分别讲述了华沙起义56天后、纳粹投降后、逃出隔离区后的波兰人的日常生活,具有一种歌剧般的激情和矛盾。亚历山大•福特在《华沙一条街》中叙述了华沙犹太区组织起来反抗纳粹党徒的英雄事迹。  T% R& q; m4 `
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东欧导演对这一题材充满激情。1991年,罗曼•波兰斯基拍摄了《钢琴家》一片,描写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魔爪的故事。这部影片令人难忘的史诗格调,充分证明人性的光明和希望的力量是永恒的。同年,由阿格尼斯卡•霍兰拍摄的《欧罗巴,欧罗巴》一片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德国犹太少年的故事,他在二战结束之后7年之久,隐瞒着自己的身份,以一个纳粹的名义在三个国家屈辱地流浪。动人心魄的故事,让人觉得仿佛这场战争依然没有过去。1999年,捷克导演马特伊•米那奇拍摄了二战伊始一家犹太人家庭的希望逐渐灭绝的故事:《所有我最亲爱的》,这个初看起来类似《辛德勒名单》的拯救故事,结尾却是极其绝望和心灰意冷的。7 O2 x: r, e7 _. d
这一题材中最令人动容的部分,是在“躲藏”、“屈服”、“拯救”和“希望”之间最细微、最本真的情感激荡,主人公们的恐惧和希望,给二十世纪的新艺术——电影增加了古典悲剧般的叙事力量。尽管它同时也提供了 “最后一分钟救援”之类扣人心弦的剧作技巧的可能,但这一悲剧的核心部分却是无法用任何高超或者矫揉造作的叙事技术加以呈现的,那就是纳粹集中营的悲惨真相。面对这一被湮灭的真相,任何拥有最基本人道主义情怀的导演,都无法进行坦然的书写。这也是阿多诺那句名言的真义所在。
2 s5 k. [9 `. ]  t3 {9 y- f纵观这一题材的电影,可以说,它们是有关法西斯罪行和形成机理的相当成熟的文本,里面蕴涵了对于人类基本道德底线、人伦底线和公共价值的全面思考。它们所具有的警世作用,远比描述这场浩劫本身更强烈。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悲悯的哀歌,最无助的呼号,更是最强烈的控诉。
6 D- [3 [& U, ]6 X三、心灵的冲突:善恶美丑的两难抉择
; H0 j1 G! ~: _- }( J随着时间的流逝,东欧人逐渐得以通过那场已经过去的复杂情势审视自己或人类的内心冲突:屈服或抵抗、尊严与屈辱、泪水和欢笑、绝望和希望。二次世界大战,犹如一个卡夫卡的寓言,用直接得无法回避的语势要求人们的审判和自我审判。这类影片通过各种层面和人物的叙述,告诉我们:与其说希特勒是一个天生的恶魔,不如说,是人人心中自有的魔鬼共同造就了希特勒这一人类集大成之“恶”。1 O+ i, r+ h( e6 \, t0 n
匈牙利导演伊斯特万•萨布的《靡菲斯特》(1981)以严谨的形式和修辞使得这一“寓言”以最真实的面貌演绎在银幕上:战前德国一位擅演《浮士德》里的魔鬼“靡菲斯特”的舞台剧演员为了获得最大的成功,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投靠纳粹有权势的政治人物,投机于不良的人际关系,最终使自己陷入一种“恶”的循环而不能自拔。当镜头最终对准他那化了妆的可怜的小丑般的面庞时,我们分明感到了这个人物内心无法言说的耻辱和悲哀。1989年,伊斯特万•萨布的“靡菲斯特”三部曲的第三部《哈纽森》(1989,第二部是1984年的《雷德尔上校》)讲述了一个具有神赐能力、能预见未来的魔术师的离奇经历,当纳粹盗取了他的力量时,他被迫在与他们合作或是保持独立之间做出严肃的抉择。2001年,该导演的另一部影片《抉择》 再一次将笔触对准了这一深邃的主题,讲述了二战结束后盟国对纳粹执政时期文化艺术界名人进行审判的故事。从古至今,艺术一直是让人类心灵自由的最后场域,但当它与法西斯无边的权力欲望结合之时,它也便成了最束缚心灵的不道德交易。
3 V+ [' Y0 J# V# M- s, s) C! e另一部匈牙利影片《汉尼拔先生》(1956)讲述了一个全身心致力于古代名将研究的中学教师,在发表论文之后,受到秘密警察的监禁和迫害,最终违背自己的学术和人道良心,否定和批判了自己的观点。这个令人心酸的小人物,在法西斯的迫害和自己良心的谴责下,含冤去世,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c1 r/ o- ^- h) X
捷克影片《更高原则》(1960)描述了一群知识分子在德国大开杀戒的高压氛围中种种矛盾的心态,特别是刻画了拉丁文教授马列克(外号“更高原则”)表面迂腐、实则勇敢的形象,表现了善恶之间的强烈冲突和斗争。
1 j/ d6 N: x, X* E, N. T被战争所摧毁的人性,有时也会在某些意想不到的场合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捷克导演弗朗提斯克•弗拉奇尔的《ADELHEID》(1969)讲述了一个捷克士兵继承一个德国家庭的庄园之后,爱上了前庄园主的女儿(此时已是仆人)的故事。这部影片是关于人类心灵被意识形态扭曲的绝佳分析文本。, S2 C2 r# \% j4 r; D
同样,也有人在面对心灵屈辱或折磨时,自愿选择了自由和尊严。2001年,捷克导演杨•斯沃拉克的《深蓝天空》,通过战败者捷克军人重拾信心和勇气的过程,反思这段亡国灭种的屈辱年代。影片充满东欧式的讥讽与黑色幽默——这种风格也是80年代以来东欧反思电影所共有的:和战后初期的单纯和希望相比,冷战和意识形态压抑造成的长期绝望,使得后期的东欧导演在面对自二战伊始至今的境遇,无法采取一种更严肃审慎的姿态,纷纷采取嬉笑怒骂的“安全”修辞方式,逃避对这一沉重主题的危险思考。它们显得轻松愉快、狂欢嬉闹,但内在里却是无比心酸。
& v9 ?( ?, c' a9 \捷克导演吉瑞•门泽尔的《严密监守的列车》(1966)可能是第一次用这种轻松的笔调处理二战题材的肇始之作。主人公米洛什是一个小小的站台实习调度员,无所事事的火车站生活让他急于摆脱童贞,他的激情完全被周遭的大小女人所迷惑,他的玛莎、漂亮的伯爵夫人、电报员、站长太太……他不关心外部世界,不关心庞大的二战和德国占领者漂亮谎言下狼狈的败退。这种世俗的,不断到来和不断离开的场景,使得影片充满细微而绵长的吸引力,让人仿佛回到战前捷克电影的抒情诗传统。
1 h6 S' g3 g1 `7 ]经历了二战的东欧人,在面对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人性和非人性的境遇时,用自己的思考和本真的心灵做出了艰难的抉择。而在战后斯大林主义的极权主义氛围、以及世纪末的动荡局势中,这种善恶美丑的两难抉择又加剧了。东欧电影人痛苦地挣扎于比战争更复杂的考验之中。这种考验的一部分,就是如何再次面对已经过去的历史,特别是那场战争。有资料显示,东欧解体后,电影人最热衷的风格选项为:罗曼蒂克剧、滑稽讽刺剧和传统历史剧[8]。而在处理二战那样严肃的题材时,仿佛一个轮回似的,这次轮到狂欢节式的结构了。例如,在著名的反法西斯英雄——南斯拉夫前领袖铁托去世20多年后,他的形象又频繁出现在当今的电影中,但这次,是令人莞尔、甚至令人发笑的[9]。
* p9 m2 S9 V8 H4 n: g" {3 c这种狂欢嬉闹的风格在南斯拉夫导演库斯图里卡的《地下》(1995)中发挥到及至:这部长达三小时的宏篇巨制兼具政治讽喻和异国情调,以一种近乎不可思议的喜剧方式描绘了南斯拉夫从1941年纳粹占领期间至1995年内战的曲折历史。在影片开头,一块陆地像小岛逐渐漂离,上面的人们依旧狂欢不已,这个镜头像是一次集体回眸,如同字幕所告诉世界的:“从前有一个国家,他的名字叫做南斯拉夫,首都是贝尔格莱德……”而今天,南斯拉夫——或者说,曾经被人们赖以安身立命的那个历史性的东欧,连同它们所拥有的激情和传统,已经永远地从这块版图上消失了。
  m- l# w6 }: C0 r而这位依靠狂欢来掩饰内心悲伤的导演则宣称:“我在这样一个国家出生,希望、欢笑和生活之乐在那里比在世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强有力——邪恶也是如此——因此你不是行恶就是受害。” [10] 1989年以后,这些国家逐渐从剧变中恢复过来,仍然有人继续拍摄一些有关二战的电影,但是,已经很难见到那种血与火的洗礼、震撼心灵的控诉,以及纯真的信仰和乐观向往未来的气质。他们用喜剧来消解仇恨,用欢闹来解构牺牲,用嬉笑来代替泪水。这是一种东欧历史上难得的“轻”,但同时也可能是它那曲折多变的历史长河中无法承受之“轻”。; w4 J7 _" x( W3 N  R; m* }

% k( S. R; j8 d4 @7 u0 B注释:/ ^3 P1 ^& C; v5 N  y
[0] 题注: 东欧,习惯上是指东起乌拉山和高加索山,西至随意决定的界限的欧洲东部。至少包括曾是苏联附属的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这也是地理学上的分类。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则划入中欧。冷战时期,特别是在中国的长期国际政治、外交实践中,东欧特指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是为东欧八国。(见:维基百科网站“东欧”条[Z/OL].  
http://zh.wikipedia.org/wiki/   在本文中,“东欧”特指地缘政治概念,包括上述八国,及其分化演变出来的独立国家;为方便起见,在论述八国1990年以前的电影时,仍沿用旧国名,省略“前”字。本文未包括对民主德国的分析。0 f+ K+ \' j; B( P+ d
[1] 引用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名字,这部电影在该国上映后,有大约150万人观看,而该国人口为200万;在中国,至少有1亿人观看了这部电影。(见:鹿特丹电影节网站[Z/OL].  
http://www.filmfestivalrotterdam.com/en/film/35174.html; X, l8 a* j4 T: J+ F: M' }" C
[2] 例如阿尔巴尼亚的《海岸风雷》、保加利亚的《警钟》等。+ g# ]% n( ~. V8 S' r2 w+ V
[3] 阿多诺《多棱镜:文化批判和社会》,转引自马丁•杰《阿多诺》,瞿铁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 T( M8 H6 |" Q* [
[4] Jews Murdered by Country in Europe[Z/OL].  
http://www.mtsu.edu/~baustin/jewvicts.html
7 c+ |. a3 N1 ?1 s[5] 意第绪语(Yiddish或Jiddisch)是欧洲犹太人在客居地所使用的语言,以希伯来文所书写,其中包含百分之九十的德文语素,百分之五的斯拉夫语素以及百分之一点五的希伯来文语素。
4 ]; d- W$ p# n2 R[6] 1939年9月之前,波兰境内的犹太人总数为3,300,000,战争结束后,幸存者仅为15%。(见:Jews Murdered by Country in Europe[Z/OL].  
http://www.mtsu.edu/~baustin/jewvicts.html
% [0 I; f4 \+ A[7] [联邦德国]乌利希•格雷戈尔. 世界电影史(3,上)[M]. 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7..4061 C+ a( p$ d  J5 f7 {
[8] Nevena Dakovic, The Threshold of Europe:Imagining Yugoslavia in Film[J/OL].  
http://www.univie.ac.at/spacesofidentity/Vol_1/. ( E& |% j  W. ]0 D4 e& C
[9] 这些电影有:《铁托重临塞尔维亚》(Tito For the Second Time Among the Serbs, 1994, by Zelimar Zilnik)、《铁托元帅的灵魂》(Marshal Tito’s Spirit, 1999, by Vinko Bresan)、《铁托和我》(Tito and Me, 1992, by Goran Markovic)等。; G# g% B' x' {1 g* u. v2 r, g
[10]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专访:电影是一个疯狂的行为[N]. 新快报. 2005-04-25.
1

評分人數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内容很多,学习了。

TOP

直 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东欧导演对这一题材充满激情。1991年,罗曼•波兰斯基拍摄了《钢琴家》一片,描写二战期间一位天才的波兰犹太钢琴家,四处躲藏以免落入纳粹魔爪的故事。这部影片令人难忘的史诗格调,充分证明人性的光明和希望的力量是永恒的。同年,由阿格尼斯卡•霍兰拍摄的《欧罗巴,欧罗巴》一片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德国犹太少年的故事,他在二战结束之后7年之久,隐瞒着自己的身份,以一个纳粹的名义在三个国家屈辱地流浪。动人心魄的故事,让人觉得仿佛这场战争依然没有过去。
* H! ?2 L5 z, f   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家》在1991年?不对吧,是2002年。

TOP

当年引进的东欧二战片,堪称译制经典。
达达尼央

TOP

当年引进的东欧二战片,堪称译制经典。

TOP

当年引进的东欧二战片,堪称译制经典。
战争片爱好者

TOP

谢谢楼主分享!

TOP

地下是部很棒的电影
千朵莲花三尺水

TOP

返回列表
每日签到